13955318788
商務合作:357600721@qq.com
安徽繼宏環??萍加邢薰境闪⒂?010年,現座落于蕪湖三山區峨橋鎮環??萍计髽I,公司法人代表李繼宏。
公司主要以研發環保節能技術,節能設備研發,生產、包裝材料,建筑材料開發及技術咨詢、轉讓。公司成立以后聘用了博士5名,主要研發城鎮生活垃圾處理二次利用開發技術及設備生產,該技術已獲得知識產權局授予發明專利權(專利號:201010251175.1),并得到了有關權威專家和部門的認可。
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。國務院把節能環保產業列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。
李繼宏先生正是基于節能環保、創新驅動的理念,發明了城鎮生活垃圾二次利用系統處理技術,符合關于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方向,具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。本技術運用物理方法對城鎮生活垃圾進行處理,實現垃圾資源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。經過十余年的不斷探索研究,已經形成完備的系統處理技術,研制出系統處理設備。為此,我們提出城鎮生活垃圾二次利用系統處理技術及裝備規?;a商業計劃。
據統計,2011年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產生量約2.77億噸,約占全世界垃圾的百分之26,已經成為垃圾大國,而且每年還以百分之5-百分之8左右的速度遞增。我國城市生活存量垃圾已經超過80億噸,占地80多萬畝,占地量以每年約百分之4.8的速度增加。垃圾圍城,給城市發展敲響了警鐘,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財力來處理。
目前,我國的垃圾處理,主要有衛生填埋、焚燒發電、堆肥等幾種方法。衛生填埋浪費大量的土地資源,而且容易對地下水等造成污染;焚燒發電可使垃圾體積縮小百分之50—95,但投資大、費用高,還會釋放出二惡英、汞蒸汽等有害氣體,殘留的爐渣和灰塵也有毒有害,而且燒掉了可回收的資源;堆肥周期長,有機物和無機物需要分裝才可以實施。
我們提出的垃圾處理技術,把垃圾當作有用的資源來對待,實現了垃圾二次利用。本技術的優點在于:1、垃圾無需分裝,適合中國國情;2、設備小型化,實現垃圾處理就地化,解決了垃圾減量運輸等難題;3、占地少(每個垃圾處理站僅需土地約600平方),成本小,能耗低;4、完全實現了垃圾處理的零排放、零污染。
本技術碳減排效益高,屬于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(UNCDM)項下的項目。以安徽省蕪湖市為例,該市目前日產生活垃圾約4000噸,本技術實施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(CER)84萬噸以上。這對政府完成節能減排指標,將是巨大的貢獻。同時,垃圾分選后的物質二次利用可創造年利稅2.16億元人民幣;處理歷年存量垃圾,可使垃圾填埋場恢復為可用土地資源。
本技術處理后的垃圾,可以產生如下產物(其中各類產物所占比重會隨著各地垃圾成分的不同而變化):1、塑料,包括薄膜塑料、包裝袋、塑料瓶等,約占百分之10—15,進入循環經濟。2、沙石、碎玻璃、骨頭、硬果核等,約占百分之5,經粉碎后加工成建筑材料。3、金屬約占百分之2—3,進入循環經濟。4、垃圾中所含約百分之20—30的水分,經處理后變成再生水進入本系統循環使用。5、垃圾處理形成的約占百分之10—15有機物質,通過厭氧消化后的殘留物質再經過消毒和干燥處理后,是上好的土壤補充肥料。
技術層面,本技術已獲得發明專利,擁有垃圾處理系統化這一核心技術。
組織層面,制定詳盡的整體發展規劃,專業的工作團隊,迅速形成生產規模。
運營模式層面,依靠自身的核心技術,爭取環保和科技政策的支持和扶持,建立有效的運營模式。
產品層面,以需求為導向,不斷開發和完善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產品,堅持與客戶共享效益,以獲得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。
資本運作層面,計劃前期投資5億人民幣,用于生產啟動和基礎設施建設。與此同時爭取政府在征地、專項扶持資金和相關政策的支持。
我們將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風險,認真制定應對辦法,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。
市場分析
本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,具有強大的市場擴張力量;將垃圾作為一種生產原料,生產出工業原料(如建筑砌塊原料、塑料制品原料)和農業有機肥,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;零排放、零污染,在任何區域和環境中都能應用該工藝,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。
營收預估
本技術被推廣利用,每年可生產垃圾處理機械設備5000臺(套),每臺套售價40-50萬元人民幣之間,年產值20億人民幣,實現利稅6億元人民幣。年可獲取轉讓費5000萬元人民幣。以150萬噸垃圾計算,垃圾分離后轉變為資源,每噸約產生1000元人民幣的價值,可收益15億元人民幣,年產值約35億人民幣,年創利稅6億人民幣。項目投產后每年各項經濟增長率可望在百分之10以上。我國垃圾產生量和存量十分巨大,本技術的前景無限廣闊。如果計入因本技術推廣而節約和騰出的土地資源,則效益更加顯著。
投資規模
本項目總投資預計5億元人民幣,其中:中方公司出資1.5億人民幣,德國公司出資3.5億人民幣,中方公司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評估作價5000萬人民幣。
該項目分二期實施:
(一)需廠房10000平米(辦公室1000平方,研發室1000平方,廠房5000平方,倉庫3000平方)
引進德國部分關鍵配套設備。
(二)征用土地30畝,建立科研示范基地,主要開展工藝操作流程及樣機生產線的研發,建造科技大樓,成立省級工程技術;
需解決問題
需政府提供廠房及辦公,高管人員住宿用房。政府配套資金以及長期穩定的補貼政策,鑒于企業前期處于發展之中,希望得到各種相關優惠政策的扶持。
合作方式
8.1 中外合資:合本項目實施后,將成立中德合資企業。具體股分分配是:中方公司占百分之55股份,德國方公司占百分之45股份。
8.2 團隊成員:德國設備制造專家三名,國內博士三名,專利發明人,中科院院士一名。
8.3 結論:
生活環境變得更加美好,使垃圾處理達到無害化、減量化、資源化,盡快地將工藝技術轉化為生產力,早為社會作貢獻。由較好的社會效益,并能為各級政府分憂解難,該項目前期投入大,需要各級政府給予大力扶持。